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包括:炉体;燃气结构,其固定安置于炉体内,且位于底端;排放结构,固定安置于炉体上,且位于顶端,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通过燃气盘排放燃气借助风机输送的空气进行燃烧升温加热,使炉体顶端注入的水升温使用;而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水蒸气会通过炉盖的遮挡进入炉体外侧的夹层内,对炉体进行专递热能辅助保温;该设计不仅整体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且利用蒸发的水蒸气热能对炉体进行保温,得到良好的热能利用,节省损耗。
公开号:CN214333052U
申请号:CN202022570451.2U
申请日:2020-11-09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王雪西
申请人:王雪西;
IPC主号:F24H1-34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锅炉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立式燃气锅炉。
[n0002] 锅炉是一种能量转换设备,向锅炉输入的能量有燃料中的化学能、电能,锅炉输出具有一定热能的蒸汽、高温水或有机热载体;燃气锅炉包括燃气开水锅炉、燃气热水锅炉、燃气蒸汽锅炉等,其中燃气热水锅炉也称燃气采暖锅炉和燃气洗浴锅炉,燃气锅炉顾名思义指的是燃料为燃气的锅炉,燃气锅炉和燃油锅炉、电锅炉比较起来最经济,所以大多数人们都选择了燃气锅炉作为蒸汽、采暖、洗浴用的锅炉设备;
[n0003] 然而现今的燃气锅炉多为卧式,且整体升温、保温效果不佳,耗能较多,并不能较好的利用人热能,同时蒸发的水蒸气直接排除,耗费较多水资源以及热能,因此,现设计一种立式燃气锅炉。
[n0004]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燃气锅炉,以解决节省损耗、加强利用热能的问题。
[n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包括:
[n0006] 炉体;
[n0007] 燃气结构,其固定安置于炉体内,且位于底端;
[n0008] 排放结构,固定安置于炉体上,且位于顶端;
[n0009] 还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隔板,所述炉体为无上壁桶状结构,且其顶端外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一斜螺纹,并其顶端侧壁内开设有外夹层以及内夹层,所述炉体其左侧壁靠近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内壁相通的排液口,且其顶端右侧壁开设有与内壁相通的入液口,其中一个所述隔板其固定嵌装于炉体内,且位于排液口放下,其中另一个所述隔板固定嵌装于炉体内,且位于夹层下方部位处。
[n0010] 优选的,所述燃气结构,包括:燃气盘、燃气管、手动阀、控制模块、风机、吹风管、进风管、导风管、第一电磁阀以及打火器;
[n0011] 所述燃气盘固定嵌装于其中另一个隔板内,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燃气管其一端固定连接于燃气盘下壁,且其另一端固定挂穿于炉体右侧壁内,所述手动阀固定安置于燃气管另一端上,且位于炉体右侧,所述控制模块固定安置于炉体内下壁,且位于右端并位于燃气管下方,所述风机固定安置于炉体内下壁,且位于左端,并其出风口固定嵌装于炉体左侧壁内,所述吹风管其一端固定嵌装于其中另一个隔板内,且位于左端,并其另一端固定贯穿于炉体左侧壁内,所述进风管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进风端,且其另一端固定贯穿于炉体右侧壁内,并位于手动阀上方,所述导风管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出风口上,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吹风管另一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固定安置于吹风管另一端上,所述打火器固定安置于燃气盘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n0012] 优选的,所述排放结构,包括:炉盖、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电磁阀、排气管、第三电磁阀、温度检测器、气压检测器以及排气口;
[n0013] 所述路盖为无下壁管状结构,且下壁沿中心部位处圆周开设有气槽,并其气槽内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二斜螺纹,所述炉盖固定旋接于炉体顶端,且其炉体外夹层与气槽相连通,一对所述第二电磁阀分别固定安置于炉体入液口以及排液口上,所述排气管其一端固定嵌装于炉盖上壁内,且与气槽相连通,所述电磁阀固定安置于排气管上,所述温度检测器固定安置于炉体内侧壁上,且位于中心线上方,所述气压检测其固定安置于炉体内侧壁,且位于靠近顶端部位处,所述排气口其一端固定嵌装于炉体左侧壁内,且位于外加层内。
[n0014] 优选的,所述吹风管以及隔板均为不锈钢管材结构。
[n0015] 优选的,所述炉体内夹层固定嵌装有玻璃棉,且其外夹层与上壁沿相通。
[n001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一种立式燃气锅炉,通过燃气盘排放燃气借助风机输送的空气进行燃烧升温加热,使炉体顶端注入的水升温使用;而内部产生的高温、高压水蒸气会通过炉盖的遮挡进入炉体外侧的夹层内,对炉体进行专递热能辅助保温;该设计不仅整体构造简单,控制方便,且利用蒸发的水蒸气热能对炉体进行保温,得到良好的热能利用,节省损耗。
[n0017]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切结构示意图;
[n0018]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3为图1中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中:1、炉体,2、燃气结构,20、燃气盘,21、燃气管,22、手动阀、23、控制模块,24、风机,25、吹风管,26、进风管,27、导风管,28、第一电磁阀,29、打火器,3、排放结构,31、炉盖,32、第二电磁阀,33、排气管,34、第三电磁阀,35,温度检测器,36、气压检测器,37、排气口,4、隔板,5、玻璃棉。
[n0021]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2]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包括:
[n0023] 炉体1;燃气结构2,其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且位于底端;排放结构3,固定安置于炉体1上,且位于顶端;还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隔板4,所述炉体1为无上壁桶状结构,且其顶端外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一斜螺纹,并其顶端侧壁内开设有外夹层以及内夹层,所述炉体1其左侧壁靠近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内壁相通的排液口,且其顶端右侧壁开设有与内壁相通的入液口,其中一个所述隔板4其固定嵌装于炉体1内,且位于排液口放下,其中另一个所述隔板4固定嵌装于炉体1内,且位于夹层下方部位处。
[n0024]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燃气结构2,包括:燃气盘20、燃气管21、手动阀22、控制模块23、风机24、吹风管25、进风管26、导风管27、第一电磁阀28以及打火器29;
[n0025] 燃气盘20固定嵌装于其中另一个隔板4内,且位于中心部位处,燃气管21其一端固定连接于燃气盘20下壁,且其另一端固定挂穿于炉体1右侧壁内,手动阀22固定安置于燃气管21另一端上,且位于炉体1右侧,控制模块23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下壁,且位于右端并位于燃气管21下方,风机24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下壁,且位于左端,并其出风口固定嵌装于炉体1左侧壁内,吹风管25其一端固定嵌装于其中另一个隔板4内,且位于左端,并其另一端固定贯穿于炉体1左侧壁内,进风管26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24进风端,且其另一端固定贯穿于炉体1右侧壁内,并位于手动阀22上方,导风管27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24出风口上,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吹风管25另一端上,第一电磁阀28固定安置于吹风管25另一端上,打火器29固定安置于燃气盘20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n0026]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排放结构3,包括:炉盖31、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电磁阀32、排气管33、第三电磁阀34、温度检测器35、气压检测器36以及排气口37;
[n0027] 路盖为无下壁管状结构,且下壁沿中心部位处圆周开设有气槽,并其气槽内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二斜螺纹,炉盖31固定旋接于炉体1顶端,且其炉体1外夹层与气槽相连通,一对第二电磁阀32分别固定安置于炉体1入液口以及排液口上,排气管33其一端固定嵌装于炉盖31上壁内,且与气槽相连通,电磁阀固定安置于排气管33上,温度检测器35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侧壁上,且位于中心线上方,气压检测其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侧壁,且位于靠近顶端部位处,排气口37其一端固定嵌装于炉体1左侧壁内,且位于外加层内。
[n0028]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吹风管25以及隔板4均为不锈钢管材结构,便有安装使用,耐烧和高温。
[n0029] 作为优选方案,更进一步的,炉体1内夹层固定嵌装有玻璃棉5,且其外夹层与上壁沿相通,用于设计需求利用水蒸气保温。
[n0030] 其详细连接手段,为本领域公知技术,下述主要介绍工作原理以及过程,具体工作如下。
[n0031] 实施例:通过说明书附图1-3可知,首先通电后,通过控制模块23进行远程连接,控制进液口端的第二电磁阀32打开,将水注入到炉体1内的其中一个隔板4上;其次,在通过打开燃气结构2中的手动阀22,使燃气经过燃气管21后通过燃气盘20排出,同时控制风机24驱动,使空气经过进气管经过风机24导入导风管27内,并通过控制第一电磁阀28控制流量,使风中空气通过吹风管25排入两个隔板4之间,与燃气混合,进而借助打火器29进行打火燃烧,使上方隔板4受热,将上方的水升温;并可控制排液口上的第二电磁阀32打开,使升温后的水排出使用;于此同时,会产生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其内部通过排放结构3中的温度检测器35检测温度、气压检测器36检测压力,通过远程查看数据;其内部产生的水蒸气会通过炉盖31的遮挡会进入炉体1的外加层内,对炉体1进行导热,使炉体1借助玻璃棉5更加的保温,较少热量损失,最后通过排气口37排出;而内部压力过大时,可控制第三电磁阀34打开,使上方的水蒸气通过排气管33排出减压。
[n0032]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同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焊接”、“固定安置”、“固定嵌装”、“固定贯穿”、“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n0033]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权利要求:
Claims (5)
[0001] 1.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包括:
炉体(1);
燃气结构(2),其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且位于底端;
排放结构(3),固定安置于炉体(1)上,且位于顶端;
还包括:一对结构相同的隔板(4),所述炉体(1)为无上壁桶状结构,且其顶端外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一斜螺纹,并其顶端侧壁内开设有外夹层以及内夹层,所述炉体(1)其左侧壁靠近中心部位处开设有与内壁相通的排液口,且其顶端右侧壁开设有与内壁相通的入液口,其中一个所述隔板(4)其固定嵌装于炉体(1)内,且位于排液口放下,其中另一个所述隔板(4)固定嵌装于炉体(1)内,且位于夹层下方部位处。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燃气结构(2),包括:燃气盘(20)、燃气管(21)、手动阀(22)、控制模块(23)、风机(24)、吹风管(25)、进风管(26)、导风管(27)、第一电磁阀(28)以及打火器(29);
所述燃气盘(20)固定嵌装于其中另一个隔板(4)内,且位于中心部位处,所述燃气管(21)其一端固定连接于燃气盘(20)下壁,且其另一端固定挂穿于炉体(1)右侧壁内,所述手动阀(22)固定安置于燃气管(21)另一端上,且位于炉体(1)右侧,所述控制模块(23)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下壁,且位于右端并位于燃气管(21)下方,所述风机(24)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下壁,且位于左端,并其出风口固定嵌装于炉体(1)左侧壁内,所述吹风管(25)其一端固定嵌装于其中另一个隔板(4)内,且位于左端,并其另一端固定贯穿于炉体(1)左侧壁内,所述进风管(26)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24)进风端,且其另一端固定贯穿于炉体(1)右侧壁内,并位于手动阀(22)上方,所述导风管(27)其一端固定连接于风机(24)出风口上,且其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吹风管(25)另一端上,所述第一电磁阀(28)固定安置于吹风管(25)另一端上,所述打火器(29)固定安置于燃气盘(20)上壁,且位于中心部位处。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放结构(3),包括:炉盖(31)、一对结构相同的第二电磁阀(32)、排气管(33)、第三电磁阀(34),温度检测器(35)、气压检测器(36)以及排气口(37);
所述炉盖为无下壁管状结构,且下壁沿中心部位处圆周开设有气槽,并其气槽内侧壁圆周开设有第二斜螺纹,所述炉盖(31)固定旋接于炉体(1)顶端,且其炉体(1)外夹层与气槽相连通,一对所述第二电磁阀(32)分别固定安置于炉体(1)入液口以及排液口上,所述排气管(33)其一端固定嵌装于炉盖(31)上壁内,且与气槽相连通,所述电磁阀固定安置于排气管(33)上,所述温度检测器(35)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侧壁上,且位于中心线上方,所述气压检测其固定安置于炉体(1)内侧壁,且位于靠近顶端部位处,所述排气口(37)其一端固定嵌装于炉体(1)左侧壁内,且位于外加层内。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管(25)以及隔板(4)均为不锈钢管材结构。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燃气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1)内夹层固定嵌装有玻璃棉(5),且其外夹层与上壁沿相通。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CN201662226U|2010-12-01|冷凝式燃气采暖热水炉
CN214333052U|2021-10-01|一种立式燃气锅炉
CN201662044U|2010-12-01|一种可实现自动补水的节能环保蒸汽灶
WO2019042266A1|2019-03-07|一种余热回收高效节能灶具系统
CN207688188U|2018-08-03|一种家用余热转化猛火集成灶
CN202485194U|2012-10-10|一种全封闭安全节能型沼气锅炉
CN207751015U|2018-08-21|一种废热回收节能集成蒸汽灶
CN109556102A|2019-04-02|一种双蒸汽锅炉
CN212204478U|2020-12-22|一体式生物柴油蒸汽发生器
CN201412949Y|2010-02-24|浸没式热水炉
CN203837244U|2014-09-17|一种液体燃料热水器
CN208998136U|2019-06-18|智能集成大锅灶
CN2416392Y|2001-01-24|一种超导热炉具
CN205208937U|2016-05-04|一种集成式燃气自热水箱
CN209605129U|2019-11-08|一种双蒸汽锅炉
CN209431655U|2019-09-24|一种高效燃气热水锅炉
CN205842617U|2016-12-28|一种卧式生物质节能环保锅炉
CN205897525U|2017-01-18|一种热水工程机
CN206377856U|2017-08-04|一种便于拆洗的燃气热水器
CN209445578U|2019-09-27|一种具有360度燃烧功能的供暖器
CN205842615U|2016-12-28|一种生物质高效卧式锅炉
CN2727630Y|2005-09-21|热管式高效节能热水器
CN2169087Y|1994-06-15|五同时高效消烟除尘炉
CN2296955Y|1998-11-11|多功能水汽化高效节能炉
CN109253477A|2019-01-22|智能集成大锅灶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2-24|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2021-12-24|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0 Address after: 710000 b8015 b8016 b8017-1 b8017-2, second floor, Hongxing Macalline, Shenglong Plaza, No. 80, Weiyang Road, Weiyang District, Xi'an City, Shaanx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aanxi Huiying Building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Zhejiang Zhengao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building 3, No.1, ChiYan Industrial Zone, chuanliao Town, Qingtian County, Lishui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3911 Patentee before: Wang Xuexi |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022570451.2U|CN214333052U|2020-11-09|2020-11-09|一种立式燃气锅炉|CN202022570451.2U| CN214333052U|2020-11-09|2020-11-09|一种立式燃气锅炉|
[返回顶部]